9.09.0
  • 力荐
  • 推荐
  • 还行
  • 较差
  • 很差

盗火者:中国教育改革调查

盗火者:中国教育改革调查
我也要给这影片打分:
  • 很差
  • 较差
  • 还行
  • 推荐
  • 力荐
力荐
主演:
叶开,周国平,郭初阳,钱理群,李玉龙,蔡朝阳,童蓓蓓,何易,邓康延,陈丹青,听雪,廖炜,张俐,吴文冰
状态:
正片
类型:
纪录片
地区:
中国香港 
TAG:
纪录片,记录片,记录
导演:
邓康延 
时间:
2021-12-16 10:36:43
年份:
2013  
剧情:

2013年9月9日至9月13日,10集电视纪录片《火贼:中国教育改革调查》将于周一至周五每晚20:00在凤凰卫视中…详细剧情

剧情介绍

2013年9月9日至9月13日,10集电视纪录片《火贼:中国教育改革调查》将于周一至周五每晚20:00在凤凰卫视中文频道首播(1-5集)。该片由深圳岳重影视公司和深圳岳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出品,并得到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资助。在凤凰卫视首播后,该片随后将登陆中国教育电视台、重庆卫视等电视频道。具体播出安排:凤凰卫视中文频道凤凰视觉9月9日(周一)20: 00回归人民语言9月10日(周二)20: 00天梯9月11日(周三)20: 00看全国9月12日(周四)20: 00。它不应该是一本让人欲火焚身的教科书,也不是试卷上的标准答案。语文是语言背后的思想和灵魂,教人如何做一个大写的“人”。然而,今天语文课的质量岌岌可危。在上海,《收获》杂志主编叶开发现,他的女儿正成为垃圾教科书和病态课程的受害者。他努力工作,决定独自对抗中国人。在江苏和浙江,20多名一线教师自动聚集。他们潜心为小学语文课本“挑刺”“挑刺”,自觉探索“现代公民理念下的语文教育”。在民间,学者们回到民国,从旧教科书中学习文字的力量和人性的美...人们做了各种努力来恢复汉语-人类语言的原始含义。第二集:《寻找马小平老师》2012年1月16日,深圳中学语文老师马小平因脑癌去世。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感叹说,在他认识的老师中,马小平是“最具世界性”的“教育家”。同年,“寻找最美乡村女教师”官方活动在央视走红。与此同时,由民间发起的“寻找活着的马小平”活动在教育界引起了更深刻的反响。有评论说,“寻找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耐人寻味”;谁是马小平?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如何燃烧自己的生命,点亮自己的人文讲堂?摄制组依次经过了湘潭、东莞和深圳。学生、同事、朋友和女儿...在所有人的情感故事中,马小平的形象逐渐变得丰满,我们最终发现他正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老师。马小平走了,“活着的马小平”来了。他们将把我们的孩子带回人的尊严和教育的尊严...第三集:《关爱童年》法国教育家卢梭说:大自然希望孩子在成年之前看起来像孩子。来自德国的华德福教育是一种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——没有作业,没有考试,它是一个书院、花园、菜园和家,它“呵护孩子完整的童年”。9月开学季,伴随着两个被机构教育搞得身心俱疲的孩子,来自杭州的独立教师郭楚阳走进成都华德福学校,进行为期一周的“试读”和“陪读”,孩子们将体验主流教育之外的另一个童年;郭楚阳是一位对现行教育制度持怀疑态度的人,他将为我们讲解华德福教育的细节,并探讨其与主流教育融合的可能性。孩子会选择华德福吗?父母会怎么选择?无论结果如何,“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”这个命题是不可避免的。第四集:《天梯》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相信知识改变命运。然而,今天,贫困家庭子女改变家庭的阶梯正在发出破碎的声音——他们是5800万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;他们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800万山区儿童;垄断优质教育资源的超级小学、超级中学的大门外,一年比一年失落,翻在田间地头或拥挤的农民工列车上;他们是一群徘徊在城市边缘的蚂蚁。他们有大学文凭,但他们无法“为父亲而战”,也无法掌握谋生的基本技能...是什么让贫困生的人生道路越走越窄?国家的转型正在加剧,但个人命运的转型似乎陷入了停滞。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不可承受之重...第五集:《守望乡村》乡村是每个中国人的根。改变农村落后的基础教育,恢复农村文化生态,需要民间力量具体、微小、持久的长期介入——在严的家乡,里仁农家书屋在一所普通的乡镇中学扎根;在陶行知的家乡,德胜鲁班木工学校向农民孩子敞开了怀抱...他们都践行着陶行知和严的信条: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。目前,他们能改变的可能只是一个孩子、一所学校和一个村庄;然而,他们都相信,要想温暖世界,必须先擦亮一根火柴。守望乡村,让贫困孩子也能仰望星空。第六集:《大学大学》英国教育家怀特海说:在中学阶段,学生应该伏案学习;在大学里,他应该站起来环顾四周。2005年,诗人王小妮以大学教师的身份走上讲台。在那些年轻的脸上,她读到的是困惑、迷茫、贫穷和冷漠...十二年的应试教育让他们变得扁平,他们缺乏常识、自私和现实,对周围的世界漠不关心。严峻的就业形势抑制了他们的梦想,他们无法“站立”,更不用说“四处看看”了...刘道玉、钱理群、陈丹青、张明、周孝正、熊丙奇...大学里的智者抱怨体制的痛苦:官本位、学术腐败、金钱权力泛滥...在持续的习惯和弊端的漩涡中,人文精神已经消失。什么能拯救你,我的大学?!第七集:“在路上”上世纪80年代,樱花盛开的武汉大学率先释放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积极信号——学分制、双学位、贷款奖学金...一系列闪烁着人性和人道光芒的改革举措使刘道玉赢得了“武大蔡元培”的美誉;时隔20年,在艰难的泥潭中,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者再次出发——2012年9月,中国南方科技大学正式开学——当理想与现实相遇,理想主义校长朱粲·青石将他领导的“去行政化”改革进行到底?被贴上“实验”标签的学生们,是如何开始他们完全不同的大学生活的?潜水7年的“内地-香港联合大学”珠海联合国际学院近日浮出水面。许嘉璐评论说:“UIC成了清华和北大的大学”;“洋大学”的冲击波能否对内地高校产生“鲶鱼效应”,倒逼国内高校体制改革?第八集:《课堂风暴》没有讲台,老师“靠边站”,学生三五成群聚在黑板周围,写字讨论,教室的门敞开着,参观者络绎不绝——杜郎口中学生活在鲁西南农村地区,曾经因为教学质量差而几乎停课,如今却以独特的“学生自主课堂”闻名教育界。专家评价:“杜郎口模式”是课堂模式的革命性变革,是素质教育的希望之路;质疑的声音说:杜郎口没有摆脱“应试”的模式。在民间,“一线教育研究小组”号称要“点燃思想的课堂”。在自己的教室里,一线教师掀起了一场不同于杜郎口的学习革命;该系统并非铁板一块。也许,一场又一场的课堂风暴会为中国的教育吹出一片光明的天空。第九集:“在家上学”面对教育的现实困境,有人对抗,有人妥协,也有人选择逃离。有这样一群不需要上学的孩子。客厅是他们的教室,他们的父母是他们的老师。他们安排自己的时间和课程。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打算参加全国统一的中考和高考。在现代版的私立学校中,中西合璧的教育正在造就另一批孩子。大多数私立学校的创始人都是“家庭教育”的赢家,他们相信自己的成功可以复制。支持者说:在家上学有利于人格培养;反对者说:孩子需要朋友,不能一个人在家“社交”;有关部门表示:在家上学是违反教育法的;教育专家表示:社会应该将家庭教育合法化...无论如何,各种新式教育正在人民中间成长。他们的未来可能远比我们所能理解的更加丰富和深远...第十集:“公民”美国现代公共教育运动之父霍拉斯·曼说:建立一个共和国很容易,但创造共和国的公民很难;有识之士指出: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的最大差距。在西方主流社会,公民课程已经运行了数百年;在中国,1949年后,公民教育戛然而止。2012年,深圳市中心学校校长李庆明突然被“免职”。他在中心学校的公民教育实践引起了舆论的关注,并使他备受争议。在南京,律师崔武走进校园,用一个苹果作为道具,向小学生们讲解“公民”的含义。在上海,复旦大学研究生吴恒利用互联网一次又一次地向公众解释“公民责任”的空间...公民教育是什么时候公开进入中国中小学的?

  • 除了"盗火者:中国教育改革调查"你也可能喜欢以下影片:

Back to Top